2月25日-26日,由河源市委宣传部、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主办,我校人文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在市图书馆举行。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海鹰,副市长曹建忠,河源市县(区)的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我校副校长袁光华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时代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共设有主题演讲、分组研讨、青年论坛、客家文创作品展、客家文化学术考察五大部分。论坛邀请了近百位知名文化专家、学者作客河源,围绕客家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客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创新等主题进行研讨,旨在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悉,自去年9月发布征稿信息以来,共收到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100多篇,经遴选收录68篇。这些论文主题多元,众多学者以河源客家文化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研究价值高、针对性较强,对河源新时代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涉及赵佗文化、东江地区客家山歌的红色精神、紫金客家花朝戏的生存策略、河源客家建筑元素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我校多位教师投稿并获收录。
江海鹰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河源有幸承办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充分彰显河源客家文化在全球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更说明河源在发扬传承客家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成效。她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为新起点,奋力谱写客家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客家文化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我校副校长袁光华表示,我校是客家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高校,在未来将继续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客家文化学院为平台,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国内一流,富有河源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九州网副校长袁光华上台讲话
论坛首次设置客家文创设计作品展,上百件充满客家元素的设计作品在论坛展出。这些作品主要出自人文艺术学院师生之手。当中有和平墩头蓝文创产品、猫头狮、拇指龙文创产品、客家传统服装服饰设计、动漫设计、平面设计作品等。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还设有压花书签的制作体验环节,与会者和市民可以现场体验压花、封印、吊穗等。

文创作品展示
据了解,长期以来,人文艺术学院秉承“厚人文、精设计、善推广”的发展理念,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致力于培养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人才,十分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广与宣传。学院成功申报了河源客家非遗研究与转化创新团队,建成客家非遗手工艺研究与转化团队、河源市罗春娜创新工作室、客家非遗文化传承与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研究、全域旅游背景下河源地区文化创意产品创新与实践等创新团队与工作室。完成客家传统文化、客家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客家非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客家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推广等数十个省、市、校级课题申报与研究。发表客家文化相关作品、论文、专利数十件。完成科研进账数十万元。服装与服饰设计、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参与开展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劳动课——墩头蓝布艺蓝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师生通过竞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拍摄各类客家文化专题片、非遗文化短视频,开设客家文化类新媒体账号,制作客家文化新媒体作品。

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罗春娜主持论坛闭幕式

第十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河源)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