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周永福副教授申报的科研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鹰嘴桃生长期水肥及病虫害监测与应用示范》荣获2024年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和项目(重点领域)立项,这标志着我校在推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使学校更好地为服务“百千万”工程赋能河源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实现与河源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长。
周永福副教授,网络工程师,河源市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级科技特派员、广东省智能低压电气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成员,河源市计算机学会会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周永福副教授带领的项目组成员共8人,其中博士2人,高级职称4人,全部硕士以上学历。周永福及其团队聚焦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种植应用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申报立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课题5项,对外技术服务10多项,项目经费进账100多万,获相关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周永福副教授先后获河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河源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全国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项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近年来,周永福副教授及其团队依托河源市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以河源连平鹰嘴蜜桃园为实践场地,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了智慧农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于一体管理目标,为农户提供鹰嘴桃种植指导建议,减少了人力开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为河源连平特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后,周永福副教授及其团队将以省级重点领域研究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鹰嘴桃生长期水肥及病虫害监测与应用示范》为依托,继续以河源特色农产品鹰嘴桃为例,开展基于神经网络的鹰嘴桃生长期水肥及病虫害监测与应用示范研究,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控制、远程监测、病虫害自动预警与防控、果品分级等,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构建全新的农业知识图谱,促进数据信息转化为实际价值,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精准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服务“百千万工程”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