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胡方博士的课题“基于地方志的龙川佗城历史进程与文化资源保护策略探究”获广东省2024年“多彩乡村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专项研究课题立项(粤志办发〔2024〕14号)。本次专项研究课题活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
本次立项彰显了我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实力,更是我校始终以服务河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响应并深入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又一重要成果,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与河源同频共振、同生共长。

广东省2024年“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以“多彩乡村 共谱新篇”为主题,旨在通过乡村调查实践,留住乡村记忆,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共同谱写广东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胡方博士的课题紧扣这一主题,通过对龙川佗城这一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其悠久的历史脉络,全面盘点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保护策略。

河源是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底蕴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龙川作为岭南最早设立的县城之一,拥有2200多年的城市文化积淀,为 河源“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市委宣传部、河源市史志办、龙川县文广旅体局和我校科研处、团委的大力支持下,胡方博士及其团队多次深入佗城进行实地调研,广泛搜集文献和田野资料,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课题团队汇聚了校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旨在深入挖掘龙川佗城的地方志资料,探索其历史脉络与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策略,对于保护和传承河源地方文化遗产、推动河源城乡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校秉承“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河源所属县镇村提供支持和帮扶。通过深化校地协同共进和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助力龙川佗城“秦汉古邑、高铁新城、商旅兴镇、人文华章”文化品牌建设,为河源乃至广东的“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