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九州(中国)>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正文

【文化服务】我校成功举办“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暨迎新年演出

深化客家文化传承,共绘文化育人新篇章

来源: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紫金花朝戏 作者:林颖通讯员:张素芬责任编辑:赖新优日期:2025-01-03点击:

河源市,2024年12月31日——为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与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河源市文化馆和河源市非遗中心承办的2024“非遗进校园”成果汇报暨2025多彩非遗迎新年演出,在河源市文化馆三楼演播厅隆重举行。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曾永贞,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赖新优出席活动。

演出现场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文化传承的号召,致力于“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与育人模式的创新。学校精心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构建了以“客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开设《紫金花朝戏》、《河源客家山歌》、《河源客家童谣》等河源非遗选修课程,学校不仅传承了客家文化的精髓,也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学习客家艺术的基石,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和育人体系。

表彰“优秀教师”

2017年以来,在我校党委宣传部和河源市文化馆的共同推动下,老隆师范学院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逐步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一个浓厚的“花朝、山歌”文化氛围。高质量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共同书写文化育人的新篇章。

表彰“花朝戏”“客家山歌”优秀传习学员代表

2023年,该项目被纳入我校“双高”校《培育工匠、创新精神,打造“两大基地”》建设指标,充分展现了文化育人品牌项目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校通过政府、行业、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了“五位一体,四个共同”的协作机制。聚焦于“课程-表演-研究-辐射”的协同发展,以“立德”“育美”“培元”“心健”“科创”“传承”六大维度为核心,重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中心、二平台、三突显、四融合、五目标”的“12345”育人建设方案,旨在培育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客家山歌、花朝戏技艺人才。

我校原创花朝小戏《青衣》首演

我校将继续秉承“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文化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客家技艺人才,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