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吐艳,火热九月,又到大一新生入学时。9月9日至10日,我校喜迎2011级新生,校园里彩旗飘扬,热情的志愿者和面带微笑的新生和家长们络绎不绝地往来于宿舍与接待区之间,整个校园沉浸在喜庆和欢乐之中… …

迎新现场
新生:新的起点,我们携手努力
这两天的校园“热气腾腾”,一张张陌生又青涩的面孔随处可见,他们带着期盼与憧憬的目光关注着校园的每个角落,面对新的生活,这些青春的脸庞上都表现的充满进取和奋斗。
来自茂名的邓同学告诉记者,从家里坐车到学校要转两三趟车,辗转十几个小时才来到学校。在采访中,他表示非常感谢专业辅导员和志愿者们,虽然昨晚一点多才到学校,但热心的志愿者们还是为他安排了住宿,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有“回家”的感觉。
面对新环境、新起点,新生们对大学新生活充满好奇与期待。在新生体检区,来自河源的黄同学正在排队准备做体检,她告诉记者,“一到学校就可以感受到师兄师姐们的热情。”她说:“我想要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希望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发展其他兴趣爱好,希望在大学里面锻炼出全面的综合素质。”

新生填写入学资料
家长:儿行千里,家人寄予厚望
9月9日下午,一位白发斑斑、体型瘦弱的身影出现在接待现场。这是一位来自韶关南雄市63岁高龄的老爷爷,记者了解到,谢爷爷是残疾特困家庭,家中就只有父女俩人,每个月只能靠市里65元低保补贴过日子,他的养女谢同学就读语文教育专业。父女俩是由韶关南雄残疾人联合会发出证明,并由当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战勇专程送到我校。在人文学院接待点,罗战勇向辅导员们反映了父女俩的情况。人文学院团总支负责人表示,人文学院的老师一定会照顾好谢同学,并在各方面给予她帮助及关心。休息期间,谢爷爷跟志愿者说:“把女儿送到学校来,也是完成她的心愿。女儿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是河职院温暖的大家庭让他非常放心。”

河职院美丽的“风景线”--志愿服务
迎新现场,许多家长都是千里迢迢送孩子到学校。一位阿姨热泪盈眶地跟记者说:“今天我是带我侄女来的,她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从小上学都是靠我们几姐妹资助。大学阶段很重要,我希望她三年的大学生活可以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的蓝天。”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新生们都表示一定努力学习,回报自己的家人,不辜负家人寄予的厚望。

孩子上大学,牵动家长心
摄影: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