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份以来,我校刘安华校长就河源市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农村小学教师需求状况以及农村小学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等专题深入河源市农村小学进行调研。陪同调研的还有陈德清副校长、刘守义专员以及教务负责人和师范教育专业所在学院的负责人。
刘校长一行先后深入到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和礼士镇、东源县船塘镇、龙川县麻布岗镇和车田镇等农村小学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和进行个别访谈等方式,耐心倾听农村小学的师生实话,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的发展实情。
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河源农村小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带来了较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农村小学教师的观念还略显滞后,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指数还不够高等等。河源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偏大,部分乡镇的小学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河源市农村小学还需要吸收相当数量的教师,尤其需要吸收大量的具有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河源农村小学仍然需要一专多能的全科型教师。
通过专题调研,刘校长明确指出我们学校的师范教育专业还有可为,仍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们应为河源市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有所作为。要求师范教育专业所在的学院一定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培养出教育教学能力强、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全科型教师。同时,加大对河源农村小学教育的服务,在河源市的每个县区至少建立一个稳定的、深度合作的实习基地,建立“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基地的长效机制,为我校的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可靠的、良好的实习基地,为河源市小学教师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取得实效,实现双赢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