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九州(中国)> 新闻中心> 院部动态> 正文

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成功召开2019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会

来源:人文学院 作者:廖树思文、李绮娟、张燕玲通讯员:刘少燕责任编辑:日期:2019-12-13点击:

12月11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于图书馆B408会议室召开了2019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年会。人文学院院长罗春娜、网易河源运营中心CEO缪远东、河视传媒总经理张国祯、晔华传媒总经理助理李波、河源日报新媒体中心副总监傅泽彪、河源乡情报新媒体主任陈滨超、新闻专业专业全体教师及部分往届毕业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院长罗春娜在介绍中指出,近年来,我校新闻专业建设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探讨融媒体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和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新闻专业通过分层次、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新闻传媒工作室、创新工作室为实践平台,由专业老师带队完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多个社会服务项目。

会上,与会的企事业单位领导嘉宾就如何培养融媒体人才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上,会议认为专业要突出重点课程,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要及时应对行业新发展,可以重点关注行业对策划与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在校企合作方面,会议指出要做好校企的深度融合,专业可以和企业共同打造部分专业课程,老师也需要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让“企业进校园,老师下企业”的合作新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在人才需求方面,与会嘉宾代表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晔华传媒的李波表示:“学生要有强大的自学能力,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来服务企业。”河视传媒的张国祯则表示:“我们很重视主导性,我们是营利性私人企业,所以学习周期会更长,希望学生有更多的耐心沉下来学习。”

在学生学习方面,从新闻专业毕业的陈镔超认为学生要有重点去学,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才能去撬动企业的门槛。傅泽彪则建议学新闻的学生一定要看新闻,采写编拍的基本功要会,同时要重视加强自己的政治意识。

据悉,新闻专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专业建设研讨会,旨在让专业师生与企业之间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及时跟进行业发展新趋势,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拍摄:曾宝玉、张宇康、胡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