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春来教授申报的“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荣获2024年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和项目(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立项,这不仅是我校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标志着我校对接河源市“1+3”主导产业中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迈出了重要一步。
平台负责人李春来教授,广东省智能低压电气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低压电气设备智能化及其系统集成创新团队、广东省教育厅李春来电气工程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南粤优秀教师、河源市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源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在业界享有盛名。李春来教授始终立足专业优势,创新育人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把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能力拓展提升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带动培养了一支省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以及一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加快推动我市企业转型升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其中,他主持的校企合作项目“智能电气实训系统”,通过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广泛用于全国三十多所院校相关专业智能化电气实训室,实现产业化。他所带领的团队由校企双方电子信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人。

李春来教授为学生们讲解实操课程

李春来教授省级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此次立项的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我校与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雅达公司成立于1994年,2023年成为我市首家北交所上市的工业企业。我校和雅达公司校企合作可追溯至2005年,合作形式有设备捐赠、开设订单班、项目合作,2017年双方组建了“雅达学院”,成立了理事会。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实施校内校外教学、共同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形成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双赢局面。2023年11月,“雅达学院”升级为“智能通信终端产业学院”,校企共建“1+1+N”模式产业学院。技术服务方面,双方联合申报“超高精度微型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的研发”“0.2S级智能直流电能表核心技术的研发”“轨道交通智能风阀控制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等项目相继通过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并实现了产业化,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台研究成员主持的“开放式智能电气实训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等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创新项目顺利结项。基于双方长期坚实的校企合作基础,2021年我校与雅达公司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获得广东省职业教育“十三五”产教融合优秀案例,2022年雅达公司获广东省第二批入库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23年双方合作申报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IT&OT融合培养自动化信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


李春来教授、罗坤明副教授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结题证书

李春来教授广东省职业教育“十三五”产教融合优秀案例

国培项目“IT&OT融合培养自动化信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研修班”开班
接下来,“电子信息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将多举措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群建设质量,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体系,建立校内电子信息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校企科技平台,搭建地方研发中心,建立多方协同的平台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立足河源,对接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优势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